最近在听《易中天中华史》,隋唐定局这部分内容,这里讲到李世民夺嫡之后,对于旧太子李建成的旧臣魏征的处理问题。
众所周知,魏征是一代名臣,以“直谏”闻名于世,而唐太宗也是一代明君,创立了太平盛世。李世民夺嫡成功继位后,曾经这样问魏征:“为何要挑拨我兄弟关系?”
这一下子就把责任引导到魏征那边,问话中的含义变成兄弟不合是因为魏征挑拨离间了。
没想到魏征泰然自若,回答:“士为知己者死。”这句回答,李世民比较满意,作为一个排行老二的皇子来说,兄弟相争,也不过是你死我活的争斗,胜者为王,但是最终成功了的那个人,也要考虑到其他人的态度。
而魏征作为旧太子集团的代表,权威排名第一,得到他的拥护,无异于给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。既然能为李建成死,何不让他为我死?
可以说,李世民的心胸还是非常开阔的,并且思维也很发散,最终魏征确实为他所用,一生直谏。到魏征去世以后,李世民感慨的说: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魏征没,朕亡一镜矣!”
可见,魏征在唐太宗心目中地位的重要。有一次,魏征提到自己想当良臣,而不是忠臣。唐太宗问:“什么是良臣,什么是忠臣?”
魏征回答:“忠臣是只管自己进谏,至于皇帝听不听,自己不管,这样很容易让自己丢了性命,而让皇帝戴上昏君的帽子;而良臣也是需要进谏,但是会有一些技巧和方法,让自己的建议容易被采纳,这样皇帝成为明君,而自己成为良臣。”
想想魏征的话,觉得挺有实际意义,很多时候,有人给我们提建议,都说“忠言逆耳,良药苦口。”在实际生活中想要做到,确实不太容易。
魏征的技巧和方法就是,功劳都归君主,自己只是依照君主的引导和方法在行事。自己的直谏也是受君主引导,群臣的敢于发言,也是君主引导,所以这个方法很巧妙。
不过就做到魏征这样,也有让李世民动怒的时候,甚至想杀之而后快,所以说啊,想当个良臣真的太不容易了!
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