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我跟人家說起我來老頭這裡上班的故時候, 我都會跟他們說, 當初來這裡上班, 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好熟公司這一帶, 因為我自小就在這一區生活, 長大. 紅磡, 土瓜灣, 黃埔, 對我跟AT姐來說, 再熟不過了. 要是能在這一帶上班, 也近我媽的家, 所以當初最吸引我進來的, 不是看好公司前景, 也不是工資有多高, 福利有多好. 而是一個字, 近. 好適合我這懶鬼.
這輩子我都住在這邊, 雖然有好多地方都好熟了. 但有些地方已好多年沒再走過. 十年人事幾翻新, 十年過得幾艱辛,小時候那些陪我們長大的各種店鋪, 如今還有多少屹立在街上? 要是一兩年沒重新去一個地方, 估計下次再去看, 已經有翻天覆地的變化. 特別是這兩年, 所有願意消費的人, 要麼北上, 要麼舉家移民了.
週末或假日留在香港的, 要麼比我還摳門, 要麼根本沒消費能力. 才導致現在的香港像個死城一樣. 我公司附近的餐廳, 本來生意都算好穩, 好歹這裡都是舊工業區, 到今時今日還是不少上班族在這邊上班的, 每到午飯時間, 好多餐廳基本上都是爆滿的. 他們疫情三年都捱得過, 但郤在疫情開放之後, 都開始有幾家做不住了.
先是有我最愛去的Stamp Café不做了, 還有就是之前吃早餐的一家店, 他們本來有兩個鋪, 現都縮減為一個鋪了. 然後, 紅磡廣場地庫那家餐廳也在一年多兩年前消失了. 餐廳都可以突然間消失, 更別說其他不起眼的店了. 現在我上班放午飯時, 目光都是放在那家餐廳有位, 其他店, 基本我看都不會看一眼.
像是疫情期間我去的那家7*24健身房, 在去年5月就倒了, 後來變了中原地產工商鋪的寫字樓. 這個行情, 他們有生意? 我不清楚, 也不是好關心. 不過週四當天, 我經理沒跟我出去吃飯, 我就決定自己在附近探探店, 走一下平時不走的路, 看一下平時看不到的日常風景.
上幾週發現了, 從前跟小伙伴和經理一起去的牛排店, 終於有人承租, 是家吃日料的. 自此之後我們多了一個選擇, 走的路也一同了. 除了吃這家日料店, 我們也有看看他隔壁/對面的小店. 之前看到有家吃意粉的店, 店面好小. 兩個人的話大概不可能有位.
週四機會來了, 去試一下他們家的東西好不好吃吧. 反正一個人, 坐的逼夾一點也沒所謂. 這家店小到甚麼程度? 最多坐十個人, 多一個也不能. 你說小不小? 我到步時有四個學生在那裡有吃飯, 我自己還好, 拿了張2人桌, 看看有甚麼好吃先.
牛肋條意粉好像不錯, 就你吧. 他們的東西都是單點, 要咖啡的話要另外加十元. 加起來的話就是73港幣一個午餐. 這個價錢在香港來說, 可以接受, 但我也不會說是便宜. 50元以內的午餐才能稱得上是便宜啦. 一天半天吃貴少少, 無傷大雅. 開心最緊要.
點完餐, 馬上收錢? 哎…好吧, 我倒沒所謂, 可能他們試過被走數, 即吃完偷偷走了吧. 不理解, 但尊重. 這家店就一個收銀, 一個在廚房. 那麼小的店, 也不需要太多人. 兩個人看店絕對夠了.
上菜的時候, 見到他們是用紙盤的, 省了一個洗碗工. 怎麼說呢, 這種紙盤有點像宜家家俬買吃的那種style. 他們的餐具都是木叉木刀這種, 主打吃完就丟掉, 不用洗. 政府年初的時候, 就強制餐廳不能用塑料餐具, 說不環保. 但我個人覺得, 用木制的, 不見得有多環保囉. 不過自欺欺人.記得因為政府強制要各餐廳走塑料餐具, 香港碩果僅存的一家做一次性餐具的廠年初都倒閉了. 香港今時今日的制造業完全消失了, 政府佔了好大責任囉我覺得.
說回我點的那個意粉, 味道是可以的, 一開始我問有沒有芝士粉, 收銀說沒有, 他們直接給我加芝士薄片, 這樣更好, 吃得更滋味. 不過份量就小一點囉, 那杯咖啡, 杯己經夠小了, 還要只有一半. 真的份量太小了. 可能這店更適合女生來吃. 雖然現在我胃口小了, 但不至於變得那麼小.
吃完之後, 經過一家叫皇朝的店, 記憶中, 我跟老婆和老友記在2019年某天的晚上來過這裡吃海鮮粥底火鍋. 超好吃不假, 但好貴, 三個人買單1600多,還要我請. 現在再來吃? 我想啊, 但傷不起啊傷不起. 等我再賺多些橫財的時候, 一定來光顧.
今次回公司就走另一邊吧, 才發現這裡分別有一家印度的士多店跟餐廳, 在香港, 好多東南亞人的, 見到這種style的店並不驚訝, 反而覺得新鮮. 當天入我眼簾的, 不是每天一樣的風景,商鋪. 帶給我一種清新的感覺. 再往前走, 見到有個大陸來港的旅行團. 這年頭, 還有大陸客肯來香港? 不知是不是還是被人罵了十多年的零團費團了, 是的話, 倒不如立例禁了這些啦. 真的影衰香港, 別人來玩也不開心, 導遊又賺不了甚麼, 香港的名聲又受影響, 還不如不要讓他們來. 醜事不要外揚嘛.
今天的帖有點長, 希望大家不會看到睡著啦, 謝謝大家的閱讀, 債見.